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勤俭

从前,一家有两个儿子。的名叫勤,二的名叫俭。这两个虽是一对双生儿,但性格截然不同。儿子勤舍得出力,肯流汗,样样庄稼活拿得起,放得下,可就是生活不知道节约,花钱如水流。二儿子俭呢,懒得出奇,整天只想歇,不想干,样样农活不在行。可他生活俭朴会合算,一个钱恨不得掰成八瓣花。
 
  弟兄两个性格不同,少不了磨牙斗嘴,在父亲的训教下,坏事却成了好事。他们都能以自己的长处去要求别人。勤对俭懒惰、惜力、不吃不动。俭自然也对勤的奢侈、浪费、挥金如土,这样他们互相制约,互相勉励,各人缺点都不敢轻易抬头。兄怕弟对,不敢轻易花钱,事事俭点;弟怕兄嫌弃,也乖乖地起早黑地干活。所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十分富裕。不久就远近闻名了。县太爷知道了这事儿,就亲笔为他家题了“勤俭”的金字匾。从此,这家更是名扬全县,无人不晓了。
 
  后来,勤和俭的父亲不幸去世,弟兄二人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激化。终于达到了不分家不能生活的地步。在他舅的主持下,为使财产分得公平,连县太爷题的匾也一分两瓣,各人占有自己的半拉。
 
  分了家,弟兄二人谁也不再怕谁对,都毫不顾忌的按自己的脾气行事。勤虽然努力耕种,挣得不少收入,但生活铺张,挣一个花两个,日子自然很穷。俭尽管处处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但由于天天睡觉不干活儿,家里没进项,日子也过不上来。没几年,分家时分得的东西被挑光了。弟兄二人一个比一个寒酸。
 
  弟兄俩无法生活下去,只得又去找他舅舅。舅舅想想过去弟兄两个的日子,再看看眼下这个穷酸样儿,想出了一个道理。对两个外甥说:“自古至今,勤俭不分,如果分开,会变穷酸。只勤不俭,财产再多,也不够踢腾;只俭不勤,挣不来家业,能守个啥?我看你们二人还是伙在一起。”弟兄二人听了这番话,都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长处,对舅舅的话表示同意。从此,弟兄二人又在一起生活,县太爷题的匾又合并在一起挂在门头上。不久,便又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人家。
发布时间:2025-11-17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
民间故事热点
  • 千金招牌
  • 桐城有个姓金的老板,虽然有万贯家财,为人却最是吝啬。
  • 11-17
  • 勤俭
  • 从前,一家有两个儿子。的名叫勤,二的名叫俭。这两个虽是一对双生儿,但性格截然不同。
  • 11-17
  • 米雕
  • 晚清时候,在一个江南村落里,搬来了一户曾姓人家。
  • 11-17
  • 傣族民间故事:赤足大仙
  • 现在的竹园坝是一块富庶的土地,并享有蔗乡之美称。然而,在当地傣族民间传说中远古时期的竹园坝,则是一块干旱、缺水的贫痔之地。
  • 11-17
  • 当铺起死回生
  • 良心当铺的境况一天不如一天,眼看就要关门吉了。良心当铺的老板张一品因为得了一场病,眼睛意外失明,只得把当铺交给了儿子张三宝打理。
  • 11-13
  • 野郎中看病
  • 陈子坤是个在天桥上混饭吃的野郎中,连个摊子都没有,扛着面“专治跌打损伤”的幡旗,再背着个药匣子,但凡人家一喊
  • 11-13
回顶部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