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水族文字创始人传说

传说之一,水族文字是一位名叫陆铎公(音译“公六夺”或“拱陆铎”)的先祖创立的。他花了6年的时间创制了水族文字。起初,水族文字多得“成箱成垛,堆满一屋子”。后来,因陆铎公利用水族文字为一个小孩推算出其与神母见面的日子和方法,惊动了天皇。天皇认为,水族文字太厉害,他怕人们掌握了水族文字后,难以对付。于是派天将用装火药的小葫芦骗取小孩的欢心,结果,小葫芦里的火烧了装有水书的房子,只剩下压在砚台下的几百个水族文字。陆铎公怕再遭天皇暗算,所以,此后全凭记忆把文字装在肚子里,谁也偷不走。因此,水族文字只剩下全靠口传心记的几百个字了。

传说之二,水族文字是陆铎公等六位老人在仙人那里学来的。这六位老者初学时在沙地上按照水族地方的各种牲畜、飞禽和各种工具,在沙地上画出模样图来,仙人边看边点和默认,过后就根据这图样画成了“泐虽”(即水族文字)。这六位老人根据各类图样硬背硬记在心,终于把“泐虽”创造出来,并刻记在竹片、布片上带回。在回家的路上,有五位老人不幸病逝,剩下陆铎公历尽千辛万苦才把“泐虽”带回家,却被子一个叫“哎任当”(水语即不认识的人)的将“泐虽”抢走,最后只剩下一本。陆铎公凭记忆把一些字记下写出,但字数已大大地减少。同时,为了避免“哎任当”的再次谋害,陆铎公故意用左手写字,改变字迹,还将一些字反写、倒写或增减笔画,从而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特殊的水族文字。
发布时间:2025-11-08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
民间故事热点
  • 水族叽啾桂的传说
  • 水族居住的木楼瓦房顶上,叽啾桂鸟总是喜欢在炊烟上升时,飞来飞去地叫着:叽啾桂,姐抢妹夫,当初问,你不愿嫁,当初嫁,你不愿走,现在好,你抢我郎。
  • 11-08
  • 水族文字创始人传说
  • 传说之一,水族文字是一位名叫陆铎公(音译“公六夺”或“拱陆铎”)的先祖创立的。
  • 11-08
  • 水族妇女在衣裤、鞋上绣花边的传说
  • 关于水族妇女在裤脚、船形鞋上绣花边,当地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水族先民从南方迁来贵州三都一带时,这里深山密林,杂草丛生,毒蛇很多。
  • 11-08
  • 苏宁喜节日来历
  • 相传,这天是生母娘娘给人间送来了嗣的日子,为此当地汉族人称之为"娘娘节"。
  • 11-02
  • 水族端节日由来
  • 过端的由来,据传说讲,古时兄弟3人分家后,散居各地,关山的阻隔使他们平日不能见面。
  • 11-02
  • 鱼包菲菜的故事
  • 水族过端节时祭祖用鱼包菲菜,意在怀念祖宗,不忘民族之根。这里有一个关于"鱼包菲菜"的故事。
  • 11-02
回顶部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