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一树一树梨花开

  多年以前,在那个春风拂拂的季节里,在一树一树梨花开得正灿烂的时候,我们第一次触摸着了死亡。那年我们17岁,梨花一样的年龄,梨花一样的烂漫着。

  被死亡召去的,是一个和我们一起吃着饭读着书上着课的女孩儿,女孩儿姓宋,犹如宋词里那个弹箜篌的女子,文文静静纤纤弱弱的,平时成绩不好也不坏,与同学的关系不疏也不密。记忆中的她,大多数时候,是安安静静一个人坐着,捧本书,就着窗外的夕阳读。

  是在一个阳光融融的春日上午,她没来上课。平时有同学偶尔缺半天一天课的,这挺正常,所以老师没在意,同学也没在意,上课下课嬉戏打闹,一切如旧。但到了午后,有消息传来,说她死了,死在去医院的路上,是突发性的脑溢血。

  教室里的空气刹那间凝固成稠状物,密密地压迫着我们的呼吸。所有正热闹着的语言动作都雷击似的僵住了,严严地罩向我们的,不知是悲、是痛,还是悲痛的麻木。更多的是不可思议——怎么死亡离我们会这么近呢?

  别班的同学在我们教室门前探头探脑,她的死亡,使我们全班同学都成了其他人眼里的同情对象,我们慌恐得不知所措。平时的吵吵闹闹,在死亡面前显得多么无足轻重啊。我们年轻的眼睛互相对望着,互相抚慰着,只要好好活着,一切的一切,我们原都可以原谅的啊。

  死亡使我们一下子变得亲密无间,我们兄弟姐妹般地团团围坐在一起,小心翼翼地轻抚着有关她的记忆:下雨天她把伞借给没伞的同学;她把好吃的东西带到宿舍,大家分着吃;她把身上的毛线衣脱下来给患感冒的同学穿;她的资料书总与别人共享;她很少与人生气,脸上总挂着微笑……回忆至此,我们除了痛惜,就是憎恨我们自己了,怎么没早一点儿发现她的好呢?我们应该早早地成为她的朋友、知己,应该早早地把所有的欢乐都送给她的啊。我们第一次触摸到了死亡时,也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珍惜。

  我们去送她。她家住在梨园边,她的棺材停放在梨园里。因那时开始抓殡葬改革,兴火葬,她按规定也必须化成一缕轻烟飘散。但她的家人死活也不舍得破了她年轻的容颜的,所以就把她藏到一片梨园里。

  我们有些浩荡的队伍,像搞地下工作似的,在一树一树的梨花底下穿行着。这样的举动减缓了我们的悲痛。以至于我们见到她时,都出奇的冷静。我们抬头望天,望不到天,只见到一树一树的梨花。在梨花堆起的天空下,她很是安宁地躺着,熟睡般的。我们挨个儿走过去,静静地看她,只觉着,满眼满眼都是雪白的梨花。恍惚间,我们都忘了落泪。

  最终惹我们落泪的不是她,而是她父母的悲痛。我们走出梨园时,她的母亲哭哑着嗓子,佝偻着身子向我们道谢,在别人的搀扶下。那飘忽在一片雪白之上的无依无靠的痛楚,震撼了我们年轻的心。事后,我们空前团结起来,争相去做她父母的孩子,每个周末都结伴去她家,帮着做家务,风雨无阻,这样一直延续到我们高中毕业。

  如今,我们早已各奔东西,不知故土的那片梨园还在不在了。若在,那一树一树的梨花,一定还如当年一般地灿烂着吧?连同一些纯洁着的心灵。记忆里最深刻最永久的一页,是关于死亡的。只有记取了死亡,才真正懂得,活着,是一件多么幸运与幸福的事。
发布时间:2019-07-17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
校园故事热点
  • 北大女硕士婚外情自杀不上床就别见面了
  • 北大女硕士婚外情自杀不上床就别见面了
  • 2020年2月3日,北京大学2016级女硕士(在读)已结婚的王慕雪因自杀抢救无效在山东肥城去世,她年仅3岁多的孩子就此失去了母亲。 此前她曾留下了一封遗书,细述了她为什么会
  • 关注:73
  • 还会有人打手心?
  • 还会有人打手心?
  • 我上小学那时候,小六毕业班就有两种:“升学班”和“放牛班”。“升学班”,顾名思义
  • 关注:72
  • 黄蓉在第957天离开
  • 黄蓉在第957天离开
  • 同桌李小涛是个学习一般的男生。我们都喜欢看武侠书。我还千辛万苦让父亲帮我在家里系了个沙袋,每天对准它打,打到手上有一点点微微的血痕,便跑去学
  • 关注:65
  • 工科女生杨玉环之情事
  • 工科女生杨玉环之情事
  • 和男友分手后,杨玉环性格变得孤僻了很多,她不再爱说话,也不再去商场购物,不再和同事一起去嗨歌……周末也是一个人闷在家里。她的生活频率好
  • 关注:62
  • 信纸上的旧时光
  • 信纸上的旧时光
  • 时光,缓缓流淌在泛黄的信纸上。一沓一沓的,薄薄的写起来沙沙作响的信纸,承载着我们青春时代最隐秘最美好的记忆。生活中的春花秋月和脉脉流沙,一一抒发在笔下,在相传和等待中
  • 关注:61
回顶部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