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我家祖传的理财3S

一年一度的华人社会最大的狂欢终于落下帷幕——年过好了。只是,小孩子手里那一叠压岁钱该如何打理?中国孩子的理财教育有待加强,但该如何正确理解理财教育?

还是从压岁钿讲起。我小时候,拿到一封五十元的压岁钿,已属巨款,此仅限于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才有如此大手笔,至于其他滴里嗒拉的压岁钿,都如数上交给父母循环使用——父母也要分发给其他亲友孩子的。

那不用上交的压岁钿,除一小部分用以买喜欢的小东西,父母必为我和哥哥各自开个银行户口。父母认为,小孩子口袋里不能有太多闲钱。这就是我们的压岁钿理财。

我出身银行世家,祖父程慕灏29岁起出任上海中国银行副行长,是上海中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行长。他对我们第三代自小的理财教育是3S:Saving(储蓄)、Spending(消费)和Sharing(分享)。3S理财观念出自何处不得而知,但我家世代都奉为经典。

3S中首要的是Saving,身为银行家的祖父一世不炒金炒房炒股票、不做投机,一来是避嫌疑,更因他从实践中确实悟出,长期的持恒的定时的储蓄的得益,其实是相当可观且又安全的。

记得我参加工作时,一月工资48。5元(上世纪60年代),扣除饭票交通费和零用,就去银行买贴花储蓄——相当于现今的定投,如是到我结婚成家,户头上新钱老钱连本带息竟也有若干四位数。在70年代,也属一笔颇有分量的嫁妆压箱钱了!

或受3S影响,我和先生从来不炒股不炒房,或许因此失却了很多致富机会,但心情坦然,股市楼市金融风暴起起落落与我们无关,可以静心读书写作观看人生风景。至今虽无大富,至少衣食无忧。人生如是,复当何求?

第二个S(Spending)是消费。理财不是要你一毛不拔,理财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消费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乐趣。只懂钱生钱,不懂消费,这样的人必铁公鸡一毛不拔,少朋友少社交。当然,或许可以等赚够钱再消费,但如何算赚够了?亲情友情人情最缺乏保鲜能力,小气吝啬是其最大的杀手。当然消费不等于挥霍,如何消费本身是一门生活美学,是我们愉悦人生很重要的保证。

Sharing——分享,这应该与Spending消费颇有异曲同工之处。钱财要有人与你一起分享,才有幸福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哪怕只是很小一笔年终奖,如能拿出来孝敬父母,给另一半买份礼物,给小辈一个惊喜,那有多温馨,远远好过想方设法钱生钱!

从大处讲,捐款、助人,也是一种分享。祖父身为银行家却生活不奢华。祖父送父亲入清心男中和中法大学,都是上海一流的学校,但让我父亲在大学时代就兼职做家庭教师自挣零用钱。祖父热心公益捐款,一生捐赠无数,以私蓄设立上海中行程慕灏奖金用于培养、激励新人。

真正的理财教育,不是具体地教你钱生钱的操作细节和判断能力,这本身是很难教会的,否则,发财太容易了。我们要向年轻一代传授的,是对金钱的态度。

发布时间:2019-06-24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
现代故事热点
  • 美丽少妇被劫色之后
  • 美丽少妇被劫色之后
  • 突然远远看见她牵着2岁的女儿走了过来,我正准备掉头而去,然而,眼尖她还是发现了我,只听她对女儿道:叫叔叔!那小孩儿听话的叫了声叔叔
  • 关注:214
  • 五好邻居
  • 五好邻居
  • 章大奎好吃懒做,三十啷当还是光棍一条,养条大恶狗,跟他住在三间半破屋里守穷。别人穷则思变,大奎是越穷越懒,看着隔壁的老同学汪溪日子红红火火,大奎的眼睛也红得冒火
  • 关注:85
  • 阿P捉蟋蟀
  • 阿P捉蟋蟀
  • 阿P是食品厂的业务员,又是个蟋蟀迷,喜欢捉蟋蟀、斗蟋蟀。去年秋天,他捉到一只“虎头将军”,斗败许多对手,最后拿到花鸟市场又卖了一千多元钱,从此名声在外。
  • 关注:78
  • 被泪水泡过的女人
  • 被泪水泡过的女人
  • 虽然已经过了春分,可北方的初春依旧感觉不到一点温暖的气息,西北风“嗖嗖”的直往人的脖领子里面钻,仿佛能穿透人的骨髓,因此,走出家门的人们还捂着厚厚的棉衣。
  • 关注:73
  • 脱下衣服就是人
  • 脱下衣服就是人
  • 有句话说得好:县官不如现管,现管不如城管。有这么一个干城管的,绰号黑牙,自打穿上那身制服,吃早餐就从没付过账,擦皮鞋就从没花过钱,也不是他不给,是他给了,没人敢要。
  • 关注:72
回顶部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