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介绍
于是派遣战车五百乘攻打吴军,拯救楚国。六月,在稷地击败了吴军。因为吴王久留楚国寻找楚昭王,阖庐的弟弟夫概就先奔回吴国,自立为王。阖庐听到这个消息,就急忙离开楚国,回归吴国,攻打他的弟弟夫概。夫概败走,逃到了楚国。楚昭王看到吴国内乱,就回到了郢都,把夫概封于堂溪,称为堂溪氏之后。楚国又与吴国作战,打败了吴军,吴王只好回国了。
这以后两年,阖庐派太子夫差带兵进攻楚国,占领了楚国的番。楚国害怕吴国再次大军压境,就离开了郢,把国都迁到了?。在当时,吴国用伍子胥、孙武的谋略,向西打败强大的楚国,向北威震齐国、晋国,向南征服了越人。
这之后四年,孔子在鲁国任相。
之后五年,吴国攻打越国。越王勾践带兵迎头痛击,在姑苏打败了吴军,并击伤了阖庐的脚趾。吴军退却,阖庐因为伤痛将死,对太子夫差说:“你忘得了勾践杀你父亲了吗?”夫差回答说:“不敢忘。”当天晚上,阖庐死。夫差继王位后,任命伯为太宰,练习战争和射击的本领。过了两年,吴国再次攻打越国,在夫湫打败了越军。越王勾践以剩下的五千人兵力聚集于会稽山上,派大夫文种把厚礼赠送给太宰伯,请求讲和,愿意把越国作为吴国的臣妾。吴王准备答应这一请求,伍子胥谏阻道:“越王这个人能够忍受辛苦,现在大王不乘机灭了他,以后一定会后悔。”吴王不听,而听从太宰伯的建议,与越国讲和。
这之后五年,吴王听说齐景公死,大臣们争权夺利,新立的国君又没有力量,就起兵攻打齐国。伍子胥劝谏说:“勾践吃饭不用两种菜肴,吊唁死者,慰问贫困之人,将要有所作为。这个人不死,一定会成为吴国的祸患。现今吴国拥有越国,恰如一个人患了心腹之病。可是大王不先讨伐越国而去对付齐国,这不是错了吗?”吴王不听,继续攻打齐国,在艾陵大败齐军,慑服了邹国与鲁国的国君后才班师回国。自此之后,吴王更加轻视伍子胥的谋略。
这之后四年,吴王将向北攻打齐国,越王勾践采用子贡的谋略,率领军队帮助吴国,并把重宝献给太宰伯。太宰伯既然多次接受了越国的贿赂,就对越国十分爱护信任,不断在吴王面前为越国说好话。吴王对伯的计谋也十分信任。伍子胥劝谏道:
“越国是吴国的心腹之患,现在却相信他的虚假浮夸之辞而贪图齐国,打败了齐国,就好比得到了一片石田,没有什么用处。而且《盘庚之诰》中说:‘有叛逆不恭顺的人,就要彻底加以消灭,使他不能繁衍后代,不要让他在这个土地上生存。’这是商朝兴旺的原因。
希望大王放弃齐国而先对付越国;如若不然,将会后悔莫及。”吴王仍然不听,派伍子胥出使齐国。伍子胥将要出发时,对他的儿子说:“我多次劝谏吴王,吴王都不采纳,我现在已经看到了吴国将要灭亡。你与吴国一齐灭亡,没有什么价值。”于是把他的儿子嘱托给齐国的鲍牧,自己回到了吴国。
吴国的太宰伯素来与伍子胥有仇隙,就毁谤说:“伍子胥为人刚愎、暴躁、缺少恩惠、猜忌、奸猾,他的怨恨恐怕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上次大王将攻打齐国,伍子胥认为不可以,大王最终攻打齐国并立下了大功,伍子胥因为他的计谋没有得到采纳,认为很可耻,于是心生怨恨。现在大王又再次攻打齐国,伍子胥专横刚愎,强行谏阻,诋毁对齐国的军事行动,只是希望吴国兵败,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计策高明。现在大王亲自行动,动用全国的军队来攻打齐国,而伍子胥因为不采纳他的劝谏,就推辞、装病不与大王一起出征。大王不可不作防备,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灾患。况且我曾派人暗中探察他,发现他出使齐国时,就把自己的儿子嘱托给齐国的鲍氏。作为一个臣子,在国内不得志,就依靠国外的力量,自认为是先王的谋臣,现在不得重用,常常怏怏不乐,心存怨气。希望大王早作准备。”吴王说:“即使没有你刚才所说的话,我也早已怀疑他了。”就派人赐给伍子胥名叫属镂的宝剑,说:“你就用这把剑自杀。”伍子胥仰天叹道:“啊!奸臣伯作乱,大王却反而杀我。我使你父亲称霸,在你未即王位时,诸公子争夺王位,我在先王面前为你死争,否则,你差点就当不了王。你即位以后,想把吴国分一部分给我,我本来就不存什么奢望。然而今天你却听从奸人之言来杀长者!”于是告诉他的门客说:“一定要在我的坟墓上种上梓树,使它可以制作棺材;挖下我的眼珠悬挂在吴国的东门上,用来看越国入侵、消灭吴国。”说完就自杀了。吴王听说后十分愤怒,就把伍子胥的尸身放到马革上,让它在江中漂流。吴国的百姓们可怜他,为伍子胥在江边立了一所祠堂,把立祠的地方也命名为胥山。
吴王杀了伍子胥以后,就去攻打齐国。齐国的鲍氏杀掉国君悼公而立阳生为国君。
吴王想讨伐齐国的叛逆,但未能获胜,就离开了齐国。此后第二年,吴王召集鲁国、卫国的国君在橐皋相会。又过了一年,北上与诸侯国的国君在黄池会聚,以借此号令周王室。越王勾践乘机袭杀了吴国的太子,并打败了吴军。吴王听说后,回国,派使者带着厚礼与越国讲和。又过了九年,越王勾践终于灭了吴国,杀了吴王夫差,并且杀了太宰伯,因为他不忠于自己的国君,接受国外的贿赂,与越国相亲近。
当初与伍子胥一起逃跑的楚国原太子建的儿子胜,居住在吴国。夫差为吴王时,楚惠王想把胜召回楚国。叶公劝谏说:“胜这个人争强好胜而且私下里网罗亡命之徒,估计有什么阴谋。”惠王不听,就把胜召回楚国,让他居住在楚国的边邑鄢,号为白公。白公回楚国三年后,吴国杀了伍子胥。
白公胜回到楚国后,怨恨郑国杀了他父亲,便私下里蓄养亡命之徒,准备对郑国复仇。白公胜回到楚国五年后,请楚王发兵讨伐郑国,楚国的令尹子西答应了这个请求。
白公胜的队伍还未出发,晋国就已经开始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派子西前去救郑,并与郑国结盟后回国。白公胜怒道:“郑国不是我的仇敌,子西才是真正的敌人。”
胜亲自磨剑,有人问他:“磨剑做什么?”胜回答说:“要用它杀子西。”子西听说后,笑道:
“胜就像蛋一样脆弱,他做不了什么事。”
之后四年,白公胜与石乞在朝堂上袭杀了楚国的令尹子西、司马子綦。石乞说:“不杀楚王不行。”他们就把楚王劫持到高府。石乞的仆从屈固背着楚惠王逃到昭夫人的宫中。叶公听说白公作乱,就带着自己属地的人攻打白公。白公等人被打败,跑到了山中,白公自杀。叶公俘虏了石乞,问石乞白公的尸身在何处,不说的话将把他烹杀。石乞说:“事情成功的话成为卿相,不成功就被烹杀,这是本当如此的。”始终不肯说出白公的尸身所在。叶公就烹杀了石乞,找到楚惠王复位。
太史公说:“怨恨之心对于人来说实在是太厉害了,当君王的人尚且不能让臣下产生怨恨,何况是同等地位的人呢?当初如果让伍子胥与伍奢一起死了,跟蝼蚁之死又有什么区别呢?但伍子胥能放弃小义,洗雪大耻,终于名垂后世。可悲啊!当伍子胥在江边窘急,在道上乞食时,他心里何曾有丝毫忘却回郢都复仇呀。所以能暗中忍受来成就功名,不是伟烈的大丈夫谁能做得到呢?白公如果不求自立为国君,他的功劳谋略也不是一下子说得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