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关汉卿简介,关汉卿的故事

  
  ○凭智倚勇斗强敌
  
  我们从前文叙述知道,作者塑造人物,总是倾注自己全部的情感。在他对自己笔下的人物的褒贬之中,他也把他鲜明的爱憎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中赞赏了反抗强暴的大无畏精神。同样,在《救风尘》、《望江亭》中也充分表明了他这一立场。
  
  《救风尘》写妓女赵盼儿的故事。她为了搭救受骗的同伴宋引章,与富豪恶少周舍(舍非名,而是舍人之简称,相当于公子的意思)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周舍是郑州的副职官员周同的儿子,他是“酒肉场中三十载,花星整照二十年;一生不识柴米价,只少花钱共酒钱。”他是“自小上花(妓女)台做子弟(嫖客)。”他完全是一个吃喝嫖赌,五毒俱全的家伙。他为了娶妓女宋引章,耍了一些手腕,骗取了宋引章的信任,所以一心要嫁给他,把以前的知己安秀甩了。安秀知悉后,请赵盼儿去劝劝她。赵盼儿深知周舍的底细,于是教宋引章注意,可宋引章却鬼迷心窍,对赵盼儿的这些金玉良言视为妒忌,还是嫁给了周舍。
  
  事态的发展完全符合赵盼儿的估计。周舍把宋引章一骗到手,便对她拳脚相加,并威胁说:“你早晚被我打死,休想逃出我的手心,给我多少钱,我也不放你!”对此,她痛苦不堪,后悔极了。她没有想到甜言蜜语的周舍一下子变了个人似的,她不得不佩服赵盼儿的眼光。想到以后的日子,宋引章就发抖。她知道周舍这样的人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于是决定写信给赵盼儿来救自己出火坑。赵盼儿听了她母亲的哭诉,又急又恨,当初不听自己的劝导,一心要嫁,还赌气说什么“我便有即该死的罪,我也不来求你。”现在又来求我干啥,仓促之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再说周舍父子也是不好招惹的。只好默不作声,宋引章的母亲见此,哭得更加厉害。见此,赵盼儿的心又软了,先原谅了宋引章的无知,又激起了她对周舍的不满,打抱不平的劲头又上来了。于是决心斗一斗周舍这个地头蛇。想到此,她先安慰了宋引章的母亲。接着让捎信的货郎给宋引章带去了封信,然后,自己也赶往郑州。
  
  到郑州后,她便约见周舍。周舍听说有美女约见,马上赶来。周舍先没有认出赵盼儿,到认出后便准备打赵盼儿。但马上又被她的语言软化,想娶赵盼儿为妻,并为自己的鲁莽连连道歉。当他们正在说话的时候,宋引章便骂将进来。对此,赵盼儿装出一脸的不高兴。接着她又用花言巧语骗周舍写了休书,终于使宋引章得以逃脱周舍的魔掌。
  
  结果周舍还被判打六十杖,并被剥夺了享有的特权,和一般老百姓无异,宋引章也和安秀成亲,安安心心地过日子。就这样,赵盼儿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彻底打败富豪势要、花花公子周舍,取得了完完全全的胜利。
  
  同样,《望江亭》也塑造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女性谭记儿。她是一个寄居在道观的年轻寡妇。恰在这时,新任潭州长官白士中亦到该观来看望姑母白道姑。白道姑于是有意成全他们。而且他们也情投意合。而这事也惊动了花花太岁杨衙内,他本想占有谭记儿,没想到让白士中抢先一步。气得火冒三丈,于是到皇帝那儿诬告白士中。并得允自己到潭州去处死白士中。听到这个消息后,白士中愁得不知咋办。可谭记儿却安慰他放心。然后自己扮作一个鱼婆到杨衙内喝酒的望江亭,当场把杨衙内给震住了,并让她陪他们喝酒,席间,杨衙内利用一切机会和谭记儿套近乎。醉酒后,谭记儿搜走了文书、势剑和金牌。因此他的官司也打不赢,后来皇上派人查清真相,将其革职还乡,并赐白士中任原职,与谭记儿白头偕老。
  
  在元代,寡妇的社会地位是低人一头的;而妓女,更为下贱。但是,关汉卿却看到了她们美好的心灵,看到了蕴藏在她们身上的智慧和力量。他满怀激情地树立她们在舞台上的形象,正是为了激励那些和她们同命运的妇女。为了反抗邪恶势力的欺凌,为了改变自己悲惨的处境,勇敢地挺直腰杆,施展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与不平的世道抗争,与自己的不幸抗争,与自己的命运抗争!这实际上是关汉卿自己靠智靠勇斗强敌的映射。
  
  ○寄予弱者无限情
  
  赵盼儿、谭记儿之所以取得胜利,战胜比自己强大得多的仇敌,主要是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而这种胜利,不仅是她们个人的胜利,还表达了人民的愿望,显示了人民的力量。
  
  可是,生活并不如艺术那样完美。在那个妇女身受多重压迫的黑暗社会里,又能有多少人能像赵盼儿、谭记儿那样勇敢,又有多少人能和她们一样幸运呢?在此,关汉卿以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描绘赵盼儿、谭记儿的感人形象时,也用凝重的笔触成功地刻画了其他类型的妇女形象,对她们表现了无限的同情,并为妇女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玉镜台》中的刘倩英,是一个富家少女,虽然年幼丧父,但家庭生活仍不错。长到十八岁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生活也无忧无虑。而表哥温峤的出现,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温峤这个翰林学士,很受皇上赏识。当他一见到自己漂亮的表妹后,便已倾心。
  
  于是决定娶之为妻。便假装为表妹找一位学士为夫,并以一座玉镜为定物。而他说的这个学士正是他自己,待刘倩英知道后,又气又恼,拒绝和温峤成婚。于是他请皇上批准自己用水墨宴让倩英服从。由于怕自己头上插草花,脸上抹黑,倩英只好屈从温峤。
  
  但恰好中了温峤的圈套,成为他的囊中之物,和温峤结合为夫妻。据载,历史上确有温峤这个人物,关于他和刘家的婚事,也是事实,不同的是,戏曲中的刘倩英不再是一个听从安排的姑娘,变成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
  
  在当时的社会里,像温峤那样的身份,可能对许多女人都有吸引力,可刘倩英却不依从她。在新婚之夜,温峤百般的乞求、让步,并没有表现出一点夫权无上的威力。但事实上,他只是把女人当玩物,只是把刘倩英当成自己可值炫耀的一份财产,这样做,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名声。戏里的刘倩英较之《世说新语》中的刘倩英,不仅形象更加丰满,这其中还倾注了关汉卿的无限的情感。在他的笔下,刘倩英是一个善良的女子,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幻想,对于突降的厄运,爆发了狮子般的反抗。表现了其人性的觉醒,青春的张扬。最后虽在统洽阶级的诱逼之下妥协投降。但这并不掩盖贬低她进行反抗的重要意义。因为她的生命已发出过灿烂的光。也因为这亮光的闪射,反衬出社会的黑暗,统治者的丑恶、残酷、荒唐。
  
  恩格斯曾说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是由父母包办,当事人则安心顺从。可见,像刘倩英这样连家门也出不了的大家闺秀,在男权的威逼利诱下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自杀;一是屈从。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还不可能给她提供更好的出路。无论她性格有多坚强,斗争有多坚决,面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压力,她孤立无援,绝不可能取胜。就连剧作家也毫无办法,除了对女主人公的满怀同情以外。
  
  身为大家闺秀的刘倩英,对自己的婚姻大事,尚且无能为力。那么,一个妓女,在婚姻问题上则只有由人摆布,更无力回天。谢天香是关汉卿杂剧《谢天香》的主人公,她是官妓,是开封府歌妓的领班,才貌双全,深受书生柳永迷恋。柳永为了进京应考便托老朋友钱可照料天香,钱可为了柳永能专心读书,便想方设法给天香安加罪名,但没有成功,于是只好假娶其回家,柳永中状元后回来发现佳人已成为朋友的小妾,非常气愤,但等其见到钱可后,才知其良苦用心,一对恋人这才团圆了。
  
  妓女是下贱货,这是一般人对妓女的评价,但熟悉她们的关汉卿,却深谙她们的不幸。同情她们的遭遇,并且从她们身上找到了闪光之处———她们的聪明才智。如天香在唱柳永送她的词《定风波》一词时,把她的聪明才智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避官讳,竟能边唱边将词中需押韵的字一一换掉,而且又不损原意,可见她有多么高的文学修养,可谓巾帼胜须眉。然而因为她是妓女,因而她的才能恰恰成为束缚她的绳索,给她带来不幸和烦恼。她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处境,希望能逃出火坑,改变命运,因此,虽舍不得柳永,仍让他去应试。柳永让老朋友照顾她,但她并不把希望寄托在钱可身上,她认为钱可是可怕的人物,因此在其面前也不敢承认自己与柳永的真实关系。
  
  柳永和天香真心相爱。可钱可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柳永不该迷恋天香。便一次又一次地加害于她,她虽竭力反对,但终不能如愿,只好最后屈服。纵观全过程,天香的屈服、妥协,都因强权所逼。
  
  关汉卿能同情弱者,表现出那一颗颗美好的心灵,是如何被社会的强大的传统势力压迫得变形、衰竭,正显示出他超乎常人的敏锐眼光和超越时代的人道主义精神。今天,他仍是我们的楷模。
  
  ○引吭高歌真善美
  
  许多人看了谢天香、刘倩英的不幸后,都觉得心中有一股酸楚。特别是谢天香,对关系自己一生祸福的大事,完全任人调停,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不说反抗,就连自己和心爱人儿的恋情也不敢道破,正如鲁迅笔下的那些麻木不仁的人,让人觉得其窝囊,真是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可是话说回来,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艺术要忠于生活,就得这样,虽然显得冷酷,虽然他充满同情,但也只能如此而已。
  
  或许有人会把谢天香的软弱无能归结于她孤立无援,没有亲朋好友的帮助。但也不尽然,即使有亲朋好友也并不一定能帮助她。相反,往往是自己的至亲至爱将自己推入火坑。如《金线池》中的杜蕊娘便是一例。她是官妓,一次到济南衙府陪知府石好问和其义弟韩辅臣喝酒,她和韩辅臣一见钟情。当韩辅臣听石好问说准备把他安排到杜蕊娘家住时,高兴得跳了起来,以为自己能和蕊娘结为秦晋之好,但他们错了,因为蕊娘的母亲是开妓院的老鸨,是个发不义之财的人,他在杜家住了半年多,她仍不答应他们的婚事,而且因为韩辅臣的钱越来越少而遭白脸。蕊娘求其母亲答应她的婚事,她不但不允,反而想出一条毒计,自己用些闲言碎语来离间他们二人,差点成功。好在石好问利用自己的权力成全了这二人。否则他们会被她活活拆散。杜蕊娘是老鸨的唯一亲人,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她不是想方设法将之救出,而是使劲往火坑里推,《绯衣梦》中的王半州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想悔女儿王闰香和变穷的财主李庆安的婚事,结果,引出血案,差点酿成李庆安的杀身之祸。如果说老鸨和王半州是粗俗之人,无知无德,只认金钱,不认亲情,那么兵部尚书应该是一个德义兼备的人吧!
  
  但《拜月亭》中的兵部尚书王镇之女王瑞兰,在兵荒马乱中与书生蒋世隆相遇,他们同生死、共患难,最终产生爱情,并结为夫妻。王瑞兰陪丈夫住在一个小镇里养病,可蒋世隆的病却不见好转。恰巧这时瑞兰的父亲带兵路过,瑞兰真是喜出望外,以为可以脱离苦难了。可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父亲会坚决反对,并不顾自己的申诉和丈夫的病情,将自己从蒋世隆身边带走,不管其死活。兵部尚书和前面的老鸨和王半州相比,则显得更加残忍,他明知女儿的恩人、心上人正处在生命危险中。他不仅不知恩图报,反而落井下石。他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觉得蒋世隆没有功名,和自己不门当户对。他为了个人的面子和虚荣,竟置女儿的幸福、恩人的生死于不顾,这已不能说其粗俗或是无知,而只能说其毫无人性罢了,在这个剧本中有这样一支曲子:
  
  [庆东原]他则图今生贵,岂问咱夙世缘;违着孩儿心,只要遂他家愿。则怕他夫妻百年,招了这文武两员,他家里要将相双权。不顾自家嫌,则要傍人羡。
  
  作为女儿,瑞兰早已洞悉父亲的所作所为。他做事有着极强的功利性。他要让他的家富丽堂皇。这支曲子,完全撕破了那张唬人的、道貌岸然的假面具,使其龌龊虚伪的灵魂暴露无遗。
  
  作为艺术家,关汉卿并不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发表什么评价,而是让人物自身用自己的行为来塑造他们的形象。在《金线池》中既有为追求美好理想而顽强斗争的蕊娘,也有挖空心思陷害亲生女儿的老鸨。《绯衣梦》中有批判嫌贫爱富的行动。《拜月亭》中的瑞兰,同样也为自己的爱而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她们的这些行动都显示出她们忠于爱情的高尚品质。
  
  对女性忠于爱情的赞美,在其剧作《调风月》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女主人公燕燕只不过是贵族家庭中的小婢女。她不但不卑躬曲膝,还有自己的意志,敢说敢做,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却敢于同命运抗争。她生活在大户之家,见识广博,她知道风流男子甜言蜜语,因此总是与对她表示亲近的男人保持高度警惕。但在潇洒的小千户的频频进攻前却动摇了,她虽怕上当,但却舍不得这个机会,最后在小千户的软缠硬磨之下,终于答应了他的求婚,并陷入热恋中。可后来小千户却又接受了富家小姐莺莺的定情物。
  
  燕燕在服侍他的时候发现了秘密,并得知了实情。对此,燕燕气得火冒三丈,恨小千户,更恨自己。并断然和小千户断绝关系,并回到自己的小天地。后来小千户又来求其原谅,但她却不再理他。小千户为了报复燕燕,派人到莺莺家为自己说亲。老夫人于是让燕燕前去说媒,去了之后,她提醒莺莺提防小千户。在婚宴上,得意忘形的小千户指着花枝招展的莺莺挖苦燕燕,埋在其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升了上来,于是当众揭穿了小千户的嘴脸,全场的人都为之震动,但为了照顾大户人家的气派,大家决定实现小千户的诺言,娶燕燕为小夫人。但她拒绝了,并且当下出走。
  
  在封建礼教的统治下,一般人惯于做顺民,听天由命,任人摆布,把自己的欲望压抑下去,不敢外露。可是,关汉卿笔下的燕燕,虽身为奴隶,却能无视封建教条,敢于突破礼教的束缚。敢爱敢恨,敢做敢为,并不求人恩赐,怜悯。在关汉卿的作品中,这样的人物可谓别具一格,人物不大,意义却不小,作者对之充满同情和喜爱。表现了作者的进步思想和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其追求妇女解放的不懈努力。
  
  发愤读书,不贪不义之财也是关汉卿所颂扬的美德。杂剧《裴度还带》、《陈母教子》就歌颂了这类美德。前面已列举了许多普普通通的人物,他们只是一般的人,但他们却和常人接近,能为观众所接受、理解,并打动观众,使他们受到启迪和鼓舞。
  
  作为现实主义作家,关汉卿善于发现、描写,并突出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并对他们心灵深处的真善美进行讴歌,并使之成为自己创作的主旋律,从而使得他不同于同时代的作家,并高于同时代的作家。因此,他的杂剧作品,不仅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生命力!
发布时间:2020-05-21 关注:36 来源:七果小故事
历史故事热点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帝元姑娘简介 元姑娘为什么能
  •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刘邦和吕后的关系如何?
  • 朱元璋幼时生活 朱元璋所作打油诗为何?
  • 曹丕的皇后是谁?曹丕皇后怎么死的?
  • 曹丕的皇后是谁?曹丕皇后怎么死的?
  •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所谓英雄配美人。既然英豪不少,那么在那个动荡的时期,自然也少不了与英雄相配的美人了。所以三国英雄不少,美人也多。
  • 关注:103
  • 陶侃搬砖的故事
  • 陶侃搬砖的故事
  • 晋朝有名的陶侃将军,在平定了苏竣之乱以后,因功封了大官,过起了文官似的生活。日子一久,陶侃觉得不能像这样养尊处优,把身体都荒废了。
  • 关注:101
回顶部七果小故事 网站统计